【專題講座】從「來自清水的孩子」談漫畫歷史的可能

未提供說明。

來自清水的孩子

文:鄭若珣(國立臺東大學兒文所畢,現為圖文工作者。)

圖:由本文作者提供。出自《來自清水的孩子》第一冊、第二冊,慢工文化出版。

1
圖: 《來自清水的孩子》,慢工文化出版。兩冊因應內容做不同單色套色。
5

  《來自清水的孩子》為一套由慢工文化出版之紀實性漫畫,以白色恐怖受難者蔡焜霖先生的一生際遇為內容,以一個人物的視角與經歷,帶出臺灣歷史和政治局勢的變遷。本套漫畫至今(2020年8月)已推出第一冊與第二冊,第一冊闡述蔡焜霖先生從童年、求學到當兵的日子,第二冊則描述白色恐怖期間被送往綠島的生活。本文略就此系列作品中的圖像語言加以賞析,觀察漫畫內容中的形式表現,以提供讀者對圖像語言的理解參照。

  漫畫的畫面表現是涵括了時間與空間的藝術,繪者如何設計構圖來表現文字內容,影響了讀者接收時的感性反應。以一個展開的跨頁來看,不僅必須考慮閱讀順序的流暢,還需注意視覺畫面的平衡。而平衡的構成來源一為畫面切分、二為內容的位置重心(含畫框位置)、三為用色明暗的視覺重量;三者得以調配平衡,才得以呈現一頁具美感又具完整感的作品。

  史考特•麥克勞德(Scott McCloud)在《漫畫原來要這樣畫》中提到,畫漫畫時必須做的一連串抉擇為「時點的選擇」、「景框的選擇」、「圖像的選擇」、「文字的選擇」、「流動性的選擇」。漫畫分格猶如電影的分鏡,以圖像帶給讀者故事行進間的訊息,它可以是意義明確的,也可以是暗喻的,或純粹用以牽動讀者內心的情緒。本書的幾種分格設計,讓讀者感受到多樣的閱讀體驗,也以此豐富了文本的感受層次。

閱讀更多:原文出處_評析>圖文的匯流與激盪──看《來自清水的孩子》中的圖像語言

原文責任編輯:陳雅媛、陳嘉慧